top of page

蘇魯閩先生, 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在《南華早報》發表時事評論

PDF版:

2025年8月27日

外交戏码下窥真章

Terry SU

特朗普日前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与普京举行了双边峰会,随后与泽连斯基总统及其他欧洲领导人会晤。热闹之余,除了媒体宣传效果外,却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此时此刻,乌克兰停火似乎更加遥不可及。

普京坚持要求,如欲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协议,乌克兰须放弃加入北约,并打消收回俄占领土的念头。可是,在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泽连斯基拒绝在放弃乌克兰领土的前提下走向谈判桌。

如此一来,普京和泽连斯基近期内会晤就不大可能了,尽管白宫在双普会后宣布泽连斯基与普京将见面谈判。双方在战场上加码军事行动,同时在媒体上唇枪舌剑。

欧美主流媒体对特朗普十分不满,反感他在美国的土地上公然与普京热情互动,却对欧洲盟友难掩轻蔑。一张照片广为流传: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泽连斯基时,倨傲以对一众欧洲领导人,好像在给他们上课。

那些反对特朗普政府议程的欧洲盟友可能会说,正是由于他们与泽连斯基的团结一致,特朗普才没有像他们所担心的那样为了讨好普京而完全出卖乌克兰利益。

然而,以上情形都彰显了一点:特朗普政府撇清与这场战争关系的企图已如此直白,以至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亲自给与普京的红地毯接机礼遇让人联想到北京通常给与普京的迎接规格。

这种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熟悉感不是特朗普一句“乌克兰战争是拜登的战争,不是我的”就能解释过去的。并且,普京当着特朗普的面附和他的说辞,即“如果当年是我在任上,战争根本就不会打起来”,也不应被视为就是为了哄他开心的恭维之举。

事实上,这标志着大国政治的明确回归。

普京懂得如何利用特朗普。他很清楚俄罗斯孜孜以求的安全保障不会轻易得到。但他有所依仗,相信中国将继续在外交上拥抱俄罗斯,因为中国在继续与美国保持经济和技术联系的同时,对美贸易战的立场日益强硬。

人们不应忘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曾驳斥美国“中国支持俄在乌军事行动”的指控。他语带讥讽地声称,若中国真是向俄提供军事援助的话,战争结果将大不相同。

人们也应该记得,据称中国外长在与欧盟领导人会面时挑明:中国不希望俄战败,因为这将导致美国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至于欧洲,一些观察家可能认为,欧洲精英陷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幼稚的泥淖不能自拔,从而显得软弱、优柔寡断甚至愚不可及。但我却认为欧洲是在耐心地揪住美国不放,直到他们确信自己可放开手脚处理自己的事务、开启与俄关系的大重置。

作为崛起于21世纪的超级大国,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帝国经历。美国现在仍是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力量。俄罗斯当然也曾经作为超级大国而辉煌过 --- 人们看到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陪同普京访问阿拉斯加时,穿着写有“苏联”字样的毛衣招摇过市。而北京则是在学习,观摩美俄的折冲樽俎经验。

我曾设想过俄欧通过彼此联手形成世界政治第三极、与美中并立的情形。一方面,欧洲脆弱的军事脊梁无法支撑其经济躯干;另边厢,俄罗斯曾以苏联的形式短暂拥有过全球霸权,但最终未能仅凭其军事实力守住霸业。

随着特朗普治下的美国逐步疏离其欧洲盟友,形势在演化。中国则静观其变以待其时。

曾在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已故地缘政治大师基辛格,曾告诫美国人与中、俄均保持密切联系对于美国外交大三角战略的重要性 --- “要与他们分别保持比他们彼此间更紧密的关系,如此我们便可取得最大化的外交灵活性”,他在2011年如是说。

如今,似乎是北京居于这一灵活的位置。

本文作者Terry Su是Lulu Derivation的总裁。在成立Lulu之前,他有20余年的投资银行和企业高管的经验。他还曾是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的顾问委员会的外部成员。他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系、国际政治学系的学士学位,并于牛津大学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