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蘇魯閩先生, 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在《南華早報》發表時事評論

PDF版:

2022年6月23日

谈不成的买卖

苏鲁闽

美国总统拜登5月下旬对东亚进行了旋风般的访问;对于他的政府“重塑北京周边战略环境”的政策(如在其此行之后几天国务卿Blinken所做对华政策讲话中所总结的)来说,这次访问取得了意料之内的丰硕成果。

韩、日两国均响应拜登的号召,与美国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和协商以对抗中国。拜登访问期间还正式启动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 - 在此框架下,美国和另外12国希望在它们内部瓜分与重新分配中国在该地区供应链中的份额。  

但这一切都不如拜登5月23日在东京公开发表的言论那么富有戏剧性。他脱口而出地说,如果北京采取行动收复台湾,美国将与之进行军事对抗。类似的“失言”已经是第三次了。

中国进行了回击,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回击的高潮是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在于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安全论坛上的表态:他在6月10日与美国国防部长Lloyd  Austin的面谈及在6月12日对论坛的主题讲话中,都宣布中国为了台湾别无选择,只能“不惜一战、不惜代价”,并“一定会打到底”。

6月13日,中国最高外交官杨洁篪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Jake  Sullivan在卢森堡会晤时,敦促美方将承诺转化为行动,放弃对台湾不切实际的幻想。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驳了美国关于台湾海峡是一条“国际水道”的说法。

人们自然认为这一切会激怒华盛顿、导致两国关系的又一轮紧张。但情况似乎并非如此。中国说杨和Sullivan的会谈进行得很顺利,而美国则将此次对话描述为“坦率、深入、实质性并富有成效”。

6月16日,Sullivan在一个美国智库组织的活动上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而华盛顿没有发现北京在俄乌战争中为俄提供任何物质支持的迹象。

6月18日,拜登本人则表示,他正考虑放宽美国对华的关税,并计划很快与中国国家元首通话。

华盛顿似乎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存在已经是一个给定现实,美国必须自我调节以适应中国的生存逻辑 —— 布林肯5月26日关于对华策略的演讲就差直接承认这一点了 —— 但华盛顿还不能屈尊以共情的姿态对待北京。

乌克兰战争虽然帮助加强了美国在全球的盟友关系 - 尤其是北约,但却也在消耗美国的军事和经济资源。

美国国内创纪录的通胀水平是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务,这对民主党赢得今年11月至关重要的中期选举不是个好兆头。这使得拜登政府更要摆足姿态反华,因为很难再有其他的议题既能让两党达成共识又能迎合民众的情绪了。

然而,华盛顿那些在乌克兰战争的头100天里想把台湾和乌克兰扯在一起的人,以及那些鼓吹要和中国玩类似游戏的人,现在发现自己有些幻灭之感。

中国严厉的“清零”措施在4月的确导致国内经济突然中断并因此招致海内外的抨击,但也提醒了华盛顿,美国经济不能没有来自中国的供应 —— 至少现在还不行。

然而,台湾作为火药桶则是最大的问题。拜登可通过再三的“失言”而一点点地偏离了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但中国最近的种种动作应该已经明确了一个信息:确实有一条红线在。这样一来,人们发觉在中国的强硬回应之后,美国像是终于等到了另一个靴子落地而松了一口气。毕竟,拜登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为美中竞争设置“护栏”。

现在,拜登个人示意要撤回贸易关税,并计划在未来几周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这表明他可能希望用取消关税来换取中国在与俄罗斯关系和台湾问题上自我克制,并通过首脑会晤将其确立为彼此的谅解。

然而,如果这笔买卖能谈成,我会很吃惊。中国赢得贸易战几乎已是既成事实,而中国元首在6月15日与普京的通话表明,尽管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了实际上的审慎态度,北京仍然珍视与莫斯科的关系。因此,除非美国准备好停止(用中国方面的话说)“掏空”其“一个中国”的承诺,否则拜登的兑价对北京来说并不是一桩好生意。

事实是,特朗普政府2017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所启动的对华策略的鹰派转向,已由Blinken在其5月的对华政策讲话完成。看看台湾、“印太经济框架”和华为公司(中国最有前途的高科技公司,已受美国政府打压多年)的例子就够了。

这意味着两国关系中的合作成分只占10%都不到,而90%以上都是不遗余力的竞争与对抗。在尘埃落定之前没有什么可能改变这一轨迹 – 而按拜登的说法,2020年代是“决定性的十年”- 双方于是将不得不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初期的困难时期所做的那样:“熬下去”。
 

美国总统拜登5月下旬对东亚进行了旋风般的访问;对于他的政府“重塑北京周边战略环境”的政策(如在其此行之后几天国务卿Blinken所做对华政策讲话中所总结的)来说,这次访问取得了意料之内的丰硕成果。

 

韩、日两国均响应拜登的号召,与美国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和协商以对抗中国。拜登访问期间还正式启动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 - 在此框架下,美国和另外12国希望在它们内部瓜分与重新分配中国在该地区供应链中的份额。 

 

但这一切都不如拜登5月23日在东京公开发表的言论那么富有戏剧性。他脱口而出地说,如果北京采取行动收复台湾,美国将与之进行军事对抗。类似的“失言”已经是第三次了。

 

中国进行了回击,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回击的高潮是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在于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安全论坛上的表态:他在6月10日与美国国防部长Lloyd  Austin的面谈及在6月12日对论坛的主题讲话中,都宣布中国为了台湾别无选择,只能“不惜一战、不惜代价”,并“一定会打到底”。

 

6月13日,中国最高外交官杨洁篪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Jake  Sullivan在卢森堡会晤时,敦促美方将承诺转化为行动,放弃对台湾不切实际的幻想。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驳了美国关于台湾海峡是一条“国际水道”的说法。

 

人们自然认为这一切会激怒华盛顿、导致两国关系的又一轮紧张。但情况似乎并非如此。中国说杨和Sullivan的会谈进行得很顺利,而美国则将此次对话描述为“坦率、深入、实质性并富有成效”。

 

6月16日,Sullivan在一个美国智库组织的活动上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而华盛顿没有发现北京在俄乌战争中为俄提供任何物质支持的迹象。

 

6月18日,拜登本人则表示,他正考虑放宽美国对华的关税,并计划很快与中国国家元首通话。

 

华盛顿似乎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存在已经是一个给定现实,美国必须自我调节以适应中国的生存逻辑 —— 布林肯5月26日关于对华策略的演讲就差直接承认这一点了 —— 但华盛顿还不能屈尊以共情的姿态对待北京。

 

乌克兰战争虽然帮助加强了美国在全球的盟友关系 - 尤其是北约,但却也在消耗美国的军事和经济资源。

 

美国国内创纪录的通胀水平是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务,这对民主党赢得今年11月至关重要的中期选举不是个好兆头。这使得拜登政府更要摆足姿态反华,因为很难再有其他的议题既能让两党达成共识又能迎合民众的情绪了。

 

然而,华盛顿那些在乌克兰战争的头100天里想把台湾和乌克兰扯在一起的人,以及那些鼓吹要和中国玩类似游戏的人,现在发现自己有些幻灭之感。

 

中国严厉的“清零”措施在4月的确导致国内经济突然中断并因此招致海内外的抨击,但也提醒了华盛顿,美国经济不能没有来自中国的供应 —— 至少现在还不行。

 

然而,台湾作为火药桶则是最大的问题。拜登可通过再三的“失言”而一点点地偏离了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但中国最近的种种动作应该已经明确了一个信息:确实有一条红线在。这样一来,人们发觉在中国的强硬回应之后,美国像是终于等到了另一个靴子落地而松了一口气。毕竟,拜登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为美中竞争设置“护栏”。

 

现在,拜登个人示意要撤回贸易关税,并计划在未来几周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这表明他可能希望用取消关税来换取中国在与俄罗斯关系和台湾问题上自我克制,并通过首脑会晤将其确立为彼此的谅解。

 

然而,如果这笔买卖能谈成,我会很吃惊。中国赢得贸易战几乎已是既成事实,而中国元首在6月15日与普京的通话表明,尽管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了实际上的审慎态度,北京仍然珍视与莫斯科的关系。因此,除非美国准备好停止(用中国方面的话说)“掏空”其“一个中国”的承诺,否则拜登的兑价对北京来说并不是一桩好生意。

 

事实是,特朗普政府2017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所启动的对华策略的鹰派转向,已由Blinken在其5月的对华政策讲话完成。看看台湾、“印太经济框架”和华为公司(中国最有前途的高科技公司,已受美国政府打压多年)的例子就够了。

 

这意味着两国关系中的合作成分只占10%都不到,而90%以上都是不遗余力的竞争与对抗。在尘埃落定之前没有什么可能改变这一轨迹 – 而按拜登的说法,2020年代是“决定性的十年”- 双方于是将不得不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初期的困难时期所做的那样:“熬下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