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蘇魯閩先生, 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在《南華早報》發表時事評論

PDF版:

2024年8月17日

中国的战略克制

Terry SU

巴黎奥运会上周末闭幕。全世界都能看到,美国和中国并列第一,各获40枚金牌,远超其他参赛国。

2017年写下成名作《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的哈佛大学教授Graham Allison在上周的《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上写道:“在奥运会上,中国以前默默无闻,如今崛起为美国的头号对手,这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它在几乎所有其他领域都崛起了,成为21世纪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决定性对手。”

Allison教授比喻贴切,但也仅限于此了。巴黎奥运会赛场上最严重的较量不过就是兴奋剂争端引发的口水仗,而任何地缘政治竞争的赌注都无比高昂,因为那意味着财产和生命的损失。过去两年半一直在进行的俄乌战争每天都在痛苦地提醒我们这一点。

中国人是通过从历史中学习的传统来理解这一点的——“以史为鉴”近乎他们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举个例子,2,000多年前的传奇军事家孙子就告诫人们战争后果之严重,其经典名篇《孙子兵法》开篇如是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北京很清楚,美国称霸之路无法复制。比如,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德意志第二和第三帝国能分散、消耗美国(这个当代的大英帝国)的国力——今天的俄罗斯因其综合实力之薄弱,远比不上当年的德国。

北京更清楚,即使是靠着一系列幸运事件取得的全球霸权,华盛顿也为此付出了非凡的耐心。按购买力平价指标(ppp)计算,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赶上了英国;按GDP计算,一战爆发时美国的GDP已接近英国的3倍。但直到1945年美国才正式接过全球霸权的接力棒!

因此,北京采取了战略克制方针,在经济和军事上均是如此。

尽管北京口头上对华盛顿的贸易制裁和技术封锁表达了严正抗议,也精心挑选了一些领域进行反击,但它还是决定不对华盛顿的贸易制裁和技术封锁进行以牙还牙的报复。

Allison教授曾讲述了一个去年10月的轶事:中国领导人在会见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Chuck Schumer带领的美国参议员访华团时指出,中美经济紧密相连,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的增长和发展都能使对方受益。Allison教授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说让美国人感到大惑不解,事后找他要求解释一下。

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吸收如何导致思考上的微妙差异。 另一个例子是上个月召开的中国执政党中央全会。该会议呼吁进一步开放经济,加大技术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力度。对此,欧美主流媒体抱怨缺少消费刺激的措施,无视产能过剩,我却看到中国决策者正努力积极融入国际市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8月1日的一篇报道称,中国上市公司2023年在海外的销售额仅为1.5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的这个数字分别为5.8万亿和6.4万亿美元。可以想象,中国企业在境外要迎头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那些对北京做出上述指责的人是不会停止批评的。

上个月底,中国外长在老挝首都万象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晤时再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第一“红线”。但其实北京并不如通常认为的那样咄咄逼人。

两年前,时任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访台,挑衅北京。今年5月台湾新任领导人在其就职演说中发表非正式的独立宣言(很可能是在华盛顿的默许甚至怂恿下进行的)。对这两起事件,北京都在台湾周边进行了军演以发泄愤怒并展示其施加惩戒的能力——但也仅此而已。

在南海争议问题上,尤其是与菲律宾的争端中,中国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克制。人们现已知晓,搁浅在仁爱礁的菲律宾旧军舰已经加固到可以再坚持好几年的程度,而中国一直声称不会允许相关材料和设备运送至该军舰。

让我们期待北京能继续其战略克制。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本文开头引用的Allison教授的话应该反过来说,祝愿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能够像镜子一样反映刚刚闭幕的巴黎奥运会:激烈地竞争,但和平进行。

本文作者Terry Su是Lulu Derivation的总裁。在成立Lulu之前,他有20余年的投资银行和企业高管的经验。他还曾是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的顾问委员会的外部成员。他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系、国际政治学系的学士学位,并于牛津大学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bottom of page